“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这段话出自朱自清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绿》,文中的“女儿绿”是他对温州瓯海梅雨潭的“昵称”。
“断崖日夕自撞舂,未近先看气象雄”“飞下数千尺,全然无定形”……温州坐拥文成百丈漈、乐清大龙湫等万仞飞瀑,朱自清为何对梅雨潭这山谷中小小的景致情有独钟?醉人心扉的“女儿绿”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梅雨潭
一
“飞瀑半天晴亦雨,寒潭终古夏如秋。”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其所在地叫“仙岩”,因轩辕踩岩成仙而得名,自古就有“五潭二井之秀、九狮一象之奇”的美誉。
192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杂志中,仙岩与雁荡山一起名列来温旅游必去“打卡点”。如果再往前溯,早在唐代,仙岩就是文人墨客来温留诗最多的景点之一。
“水激千雷发,珠联万贯垂”“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全唐诗》中写仙岩瀑布的就有6首,可见仙岩盛名不虚。如此说来,朱自清先生“二游”仙岩应该不是因缘际会,而是慕名前往了。
梅雨潭就是仙岩瀑布下落而成的“五潭”之一。
站在潭边,水花乱溅,宛若朵朵白梅扑面而来,“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又让人仿佛走进了黄梅细雨天,故名梅雨潭。潭的形状像“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潭水“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朱自清称其为“女儿绿”。
这种“常若梅天细雨”的奇观吸引朱自清两次前往,沉浸于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离合的神光”中。
仙岩“五潭”中以梅雨潭最美,曾引得谢灵运“蹑履梅潭上,冰雪冷心悬”,也让朱自清“揪着草,攀着乱石”“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来到这一汪碧潭边。
“女儿绿”是一种什么绿?
朱自清在文中写道:“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可见这“女儿绿”,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绿,也是清澈无瑕的绿。
1923年,朱自清刚到温州时,就去过一次梅雨潭,印象颇佳。同年10月,又跟马公愚等几个好友再次前往。据马公愚回忆,那次去仙岩,朱自清很是激动,辗转江南的几年里他看过很多好山好水,但没有哪潭水如梅雨潭,绿得这么静,这么有活力,他表示,一定要写一篇关于梅雨潭的文章。
1924年2月,朱自清提笔撰写《温州的踪迹》第一篇后,仅用了8日便创作出了散文《绿》。在朱自清的祖籍绍兴,“女儿红”是最好的酒,想必在先生心中,梅雨潭便是世间最美的潭。
梅雨潭
二
从朱自清笔下这抹“女儿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梅雨潭的生机,更是朱自清在“五四”时期创造的“口语化”散文的生机,是中国现代汉语的生机。
今日读来,这篇《绿》依旧让人对朱自清心中的那份喜悦颇有同感:“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绿》之所以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正因为这是一次写景与抒情的融合,一次文言转向白话的尝试。
自1923年3月朱自清来温州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老师,到1924年2月前往宁波,他在温州停留仅一年。而这一年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在温州所作,《温州的踪迹》里的四篇散文更是仅用三个多月就完成。
朱自清这一代诞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文学传承与发展面临激烈变化的时代,急切需要一种现代化的文学语言,一种能根植于民族下一代心中的汉语表达。
朱自清是主张用“口语”写作的第一人,他认为不应“使文字失去自然的风味”。因而,朱自清细腻、微妙的“口语化”散文应时而生。
《绿》《背影》《春》《匆匆》等散文名篇,历经百年仍旧能让人感动于他笔下朴素的真情。时至今日,朱自清的散文仍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常驻嘉宾”,是指导学生的“示范性写作”。
朱自清曾在《写作杂谈》里说:“我是个国文教师,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他的遣词造句、对象风格都受到身份和环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就是他的受众群。
这在《欧游杂记》的序言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朱自清说,“本书绝无胜义”“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也许就是在这种“别有用意”的写作中,朱自清认识到散文直抒胸臆、雅俗共赏的价值所在,因而开始了从诗人到散文家的转型。
朱自清旧居 图源:视觉中国
三
在温州,提起朱自清,便能想到梅雨潭。对温州来说,朱自清留下的,远不止这一抹“女儿绿”,还有思想上的启蒙。
在温州任教期间,年仅25岁的朱自清已是一名文学新星,他把读写白话文引进课堂,打破了文言文独霸的局面,使新文学运动在校园中大放光芒,学生的思想和文笔都得到解放。整个学校的教学风气也十分开明,甚至有老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赞叹地批道:“文章我不如君!”
在“五四”新教育思想的熏染下,朱自清深知“国以才强、校以师兴”的道理,格外重视人格教育和思想启迪,并为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写下了“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的校歌。
其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八字被温州中学(前身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作为校训。作英才匡扶国家、作圣贤启蒙大众,这正是先生的殷殷期望,也是如今温州中学立世育人的最好写照。
“思想自由之门开,而新天地始出现矣”。朱自清种下的启蒙种子,鼓励了一代代温中学子去追求梦想、匡复国家,他们汲取中华文化之涵养,引进西方之先进学问,生出了爱国爱群之公德和造福万家之能力。
如投笔从戎的温州文学家朱维之,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奋斗终身的烈士金贯真,拒向日寇低头的工程师朱子取......他们在国家动荡的危急关头,或以笔作剑,投身于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或上下求索,为振兴家乡民族奋斗不息。
抚今悼昔,斯人已逝,忧思长存。
回顾朱自清辗转江南的时光,可以发现他对温州的情有独钟。离开温州后,朱自清再也没有回来过,但他一直没有忘怀温州的山水。他在给马公愚的信中说:“温州之山清水秀,人物隽永,均为弟所心系。”
世人或有想再觅启蒙源头者,可循着先生之踪迹,去梅雨潭赏那醉人的“女儿绿”,登白水漈观那“一片飞烟”,赴四营堂巷先生旧居小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