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回复: 2

第八章 七 华东五市跟团游 苏州篇 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7-25 00: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7889
    发表于 2023-5-21 1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八,星期三,阴天有阵雨。

    昨晚住无锡,今天一早起来车赴苏州。今天的参观路线图;

    第一站,中国古典园林——狮子林。接下来《枫桥夜泊》——枫桥景区;铁岭关——大运河——枫桥古镇——寒山寺——珍珠苑。最后参观江南水乡——锦溪景区;乘坐摇橹小船——观陈家冢(陈妃墓)。当天晚上住杭州。

    在赴苏州的路上,年轻的女导游大体上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苏州的历史与现状。

    而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到我们那里的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说;苏杭二州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韦庄词作曾说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句话同时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夏商时属百越。古称吴,简称苏,也称姑苏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位于北纬31.19度,东经120.37度。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以及蚕桑林果等。著名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同时苏州也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人多属江浙民糸,使用苏州话,苏州话也是吴语的一种,也就是所谓的吴侬软语。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嘉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苏州园林也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73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被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1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还有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而苏州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保存较好的城市之一。著名历史文化名镇就有12个: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还有保存较好的古镇吴江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而且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等。

    苏州特产有:阳澄湖大闸蟹、碧螺春茶、苏绣、太湖大闸蟹、太湖莼菜汤、东山湖羊、吴江香青菜、新毛芋艿、松鼠桂鱼等等。

    而苏州的苏绣、宋锦、珍珠、桃花坞木版年画等也是天下闻名。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苏绣,苏州绣娘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苏绣是最擅长吸取其他艺术精华的品种,它的图案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题材,一般以蓝、绿为主色调,体现清雅、幽静的效果。从人物、花鸟岛山水、动物,从静若处子到动如脱兔,苏绣呈现的无不是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人文内涵。

    而这些美轮美奂的苏绣都是在上千年的历史空间中,由一代代绣娘巧手穿引,心手相传,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

    苏绣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现改为街道)刺绣最为有名。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

    宋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因其主要产地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 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广西壮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锦。

    宋锦开始于宋代末年(约公元11世纪),产品分重锦和细锦(此两类又合称大锦)、及匣锦、小锦。重锦质地厚重,产品主要用于宫殿、堂室内的陈设。细锦是宋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厚薄适中,广泛用于服饰、装裱。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

    宋锦

    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在北京雁栖湖召开的APEC晚宴上,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们及配偶身着中国特色服装抵达现场,统一亮相一起拍摄“全家福”。他们穿的宋锦“新中装”面料,便是产自苏州吴江的鼎盛丝绸。

    宋锦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

    太湖珍珠

    无锡太湖珍珠是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其粒大质优,色泽纯净,自然亮丽,晶莹滚圆,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锡太湖珍珠天下第一”的美称。

    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山塘普济桥中秋月夜(局部) 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通常以头大身宽的人物为主,色彩以红、黄、蓝、绿、紫、淡墨等色为基调进行组合,给人一种对比强烈鲜明、欢乐明快的视觉感受。

    桃花坞木版年画

    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花坞木版年画

    导游小姐简单地将苏州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地理位置,特产传说介绍给我们。不知不觉车已到苏州。

    苏州的第一站是游览中国古典园林——狮子林。

    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的四大名园为: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建于清代的留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4亩。

    狮子林是一座以古代假山群为代表,充分体现禅宗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的园林。园内东南诸峰罗列、长廊回饶、西北多水、绿波轻盈;西部峭岩石壁、倚山斜立,更有飞瀑和潺潺流水,在园林艺术中别具一格。

    它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石奇峰,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狮子林至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禅意”园林。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维则师中峰倡道于天目山狮子岩,为“识其授受之源”,又取佛经中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称“狮子座”之意,取名“狮子林”。   

    据史载,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寺与园分隔,园渐演变为私家花园。

    清代,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仁买下狮子林,取名“涉园”。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

    康熙皇帝于1703年游狮子林并赐“狮林寺”匾。

    乾隆皇帝曾六游狮子林,题诗10首,赐匾3块,其中“真趣”匾额至今悬挂园中。而且还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族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重建厅堂,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等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氏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狮子林照壁上“狮子林”三个字是乾隆御笔手书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

    狮子林建筑景点平面图

    狮子林全景图

    狮子林景点分布图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4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

    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

    狮子林游览路线图

    从园林路进入狮子林东大门,即原为承训义庄正门。门上悬乾隆书狮子林御匾。解放前为私宅时,不轻易开启,解放后遂辟为狮子林正门。

    狮子林东大门

    参观路线图;①门厅➯②贝家祠堂➯③燕誉堂➯④小方厅(对照亭、九狮峰)➯⑤卧云室➯⑥大假山➯⑦揖峰指柏轩➯⑧古五松园➯⑨荷花(花蓝)厅➯⑩真趣亭➯⑪湖心亭➯⑫石舫➯⑬暗香疏影楼➯⑭飞瀑亭➯⑮问梅阁➯⑯双香仙馆➯⑰扇亭➯⑱文天祥诗碑亭➯⑲御碑亭➯⑳修竹阁➯㉑立雪堂。

    狮子林门厅也是检票厅,坐北朝南,宽约20米,门槛高达94CM,体现了园主当时的社会地位。两旁抱鼓石上雕刻着狮子戏金球和刘海钩金蟾的图样。门面建筑虽然没有北方园林那么壮观雄伟,但典雅精致,紧凑细腻。

    狮子林门厅也是检票厅

    大厅中高挂“狮子林”匾额,是乾隆御笔。走廊东西两侧分别有“景范”和“仰韩”的砖雕,表明了园主对北宋名臣范仲淹和韩琦的景仰。

    大厅中高挂“狮子林”匾额,是乾隆御笔。

    大厅中高挂“狮子林”匾额,是乾隆御笔。走廊东西两侧分别有“景范”和“仰韩”的砖雕

    进门后向右拐穿过石板天井,天井其实相当于一个轿厅,为旧时停轿之处,两旁有供轿夫休息所用的凳子,称之为“赖凳”。

    天井东门与西门相对,两门上方各有砖额,分别题为『右通』、『左达』。

    两门上方各有砖额,分别题为『右通』、『左达』。

    云林逸韵厅——贝氏宗祠;

    走过狮子林的门厅,进园后首先看到的是云林逸韵厅。云林逸韵厅过去是贝家祠堂,是贝家供奉、祭祀祖宗和族人聚会的地方。贝氏宗祠于清末为贝家所建,今充作狮子林门厅位于入口处。

    云林逸韵厅坐北朝南,有硬山厅堂二进,面阔19.68米,进深7.56米;台基高0.57米,中间设四阶条石台阶,两侧筑八字照墙,墙裙高1.01米,须弥座石雕缠枝花卉图案。

    贝氏宗祠

    硬山顶,龙吻脊,两端置鱼龙吻;檐口做斗拱。大厅屋脊有“福、禄、寿”三星雕塑,意为福星高照。右边还有一个小孩,寓子孙发达之意。

    大厅屋脊有“福、禄、寿”雕塑,意为福星高照。

    檐高厅深,光线暗淡,气氛肃穆。家具布置为晚清传统民居样式。 大厅前柱有楹联“枕水小桥通鹤市,森峰旧苑认狮林”,为肖劳手书。”

    大厅正中挂有苏州画家张继馨所画的《苍松图》,画中五棵苍松暗指狮子林曾名五松园。 画上方的“云林逸韵”匾额是由当代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所题,是称赞元末大画家诗人倪赞所画,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狮子林图》有虚静清逸的韵味,超凡脱俗。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

    画上方的“云林逸韵”匾额是由当代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所题

    大厅中苏州画家张继馨所画的《苍松图》,画中五棵苍松暗指狮子林曾名五松园。

    大厅中的一对铜狮子

    燕誉堂;

    从祠堂到燕誉堂要穿过两个洞门

    从祠堂到燕誉堂要穿过两个洞门,如果一步跨过,数秒而已,而这两个洞门北角套圆,中间海棠图案辅地,不经意间,将古典园林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燕誉堂

    堂前地面有五蝠(福)捧寿图案

    堂前地面有五蝠(福)捧寿图案,在苏州园林中比较多见。五福是指长寿、富裕、康宁、好德、善终。

    燕誉堂为全园主厅,位于云林逸韵厅右后方,高敞宏丽,厅内陈设精致华贵。“燕誉”出自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意为名高禄重安闲快乐。

    该建筑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南面称“燕誉堂”,用于接待贵宾或男宾;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用于女眷聚会之处。“绿玉青瑶”出自元画家倪云林诗中,“绿玉”指水,“青瑶”指假山。

    中堂屏风南面刻《重修狮子林记》,记述贝氏1917至1926年重修“狮子林”的经过;北面刻《狮子林图》,寺峰古柏,飞瀑层楼。

    燕誉堂为全园主厅, 高敞宏丽,厅内陈设精致华贵。

    中堂屏风南面刻《重修狮子林记》

    燕誉堂内饰

    燕誉堂内豪华的装饰

    燕誉堂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用于女眷聚会之处。

    小方厅;

    燕誉堂北是小方厅,因为其厅方正,所以得名。小方厅为歇山式, 厅背窗下是“金砖”,此砖特别烘制后为清代皇宫铺地专用。

    厅内陈列着一块金砖,金砖产于苏州陆慕,是专为皇宫烧制的大型方砖,故宫三大殿辅地用的就是这种砖。因敲击时有金属之声而得名,烧制过程有29道工序,经时二年才能完成。

    厅左右各有大型空窗,让人感觉是两幅图画,东窗外是素芯腊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一种造园艺术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随季节的变化和脚步的移动而变化画面。

    窗外腊梅、南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无言小诗,点活了小方厅

    小方厅

    厅内陈列着一块名石

    名石一方,价值不菲,惟不见说词

    小方厅的后园便是对照亭,在庭院的东西相对建了两个半亭,又称东西半亭。东半亭砖额“宜家受福”说的是家和福到。西半亭镶嵌有彩色玻璃,又称为打盹亭。这个打盹可不是指打瞌睡,是佛家悟禅入定。

    对照亭,在庭院的东西相对建了两个半亭,又称东西半亭。中间是九狮峰

    九狮峰在两亭之间,是一座气势雄伟的石峰,上有九只姿态不一、正在嬉闹的狮子,故名九狮峰。憨态可掬,天真可爱,虽为人工堆砌而成,却不留痕迹,实为上品。

    据说狮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狮子五百头。

    小方厅后面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狮峰

    漏窗;漏窗,俗称花墙洞、漏花窗、花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镂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为了便于观看窗外景色,漏窗高度多与人眼视线相平,下框离地面一般约在1.3米左右。

    漏窗,俗称花墙洞、漏花窗、花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

    漏窗是中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通常作为园墙上的装饰小品,多在走廊上成排出现,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如苏州园林园壁上的漏窗就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

    漏窗是中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

    在苏州园林中,狮子林的漏窗很有特色,最著名的是狮子林九狮峰后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九狮峰后的“四雅”漏窗 非常富有情调。

    卧云室;穿过上书“涉趣”(取自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句) 的海棠门,便到了狮子林的花园部分,园南有一小石桥,由此可进入狮子林庞大的假山群迷宫。

    穿过上书涉趣的海棠门,园南有一小石桥,由此可进入狮子林庞大的假山群迷宫。

    卧云室

    卧云室建于假山群中央,名字取之金代元好问“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的诗句。

    此处原为僧人静坐养心的禅室。古人称石为“云根”,高山为“云山”,取其意而命名。“人道我居城市里,我凝自在万山中”是禅宗惟则对在狮子林的自誉诗。匾额由清末江苏省最后一任巡抚程德全所题,辛亥革命时,他响应起义,后在常州出家。

    亭正中悬挂着天如禅师像。

    卧云室

    亭正中悬挂天如禅师像。

    湖石假山;狮子林最著名的莫过于洞壑幽深的湖石假山。清康熙、乾隆皇帝都曾数次造访,并分别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仿建。

    狮子林湖石假山方位图

    我和妻子还有外孙女儿在苏州狮子林照片

    狮子林湖石小品前

    狮子林外孙女照片

    狮子林妻子假山前照片

    狮子林妻子外孙照片

    妻子外孙女狮子林九狮峰前照片

    狮子林假山洞象棋棋盘

    狮子林假山

    湖石假山

    狮子林的假山群

    湖石假山

    狮子林的假山群面积有1100多平方米,分旱假山和水假山,上有9条道路、21个洞口,部分假山分上、中、下三层。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乐趣无穷。

    你和伙伴明明近在咫尺,听得到声音,见得到人,却不知道要碰头的话还要绕多久。 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却“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很多石头都像狮子,大大小小有500来只,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如果有心,还可以找到12生肖图,叫人一路眼花缭乱。

    狮子林的假山群

    狮子林的假山群

    湖石假山

    因此,清代学者俞樾赞誉狮子林假山“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当代园林专家童俊评述狮子林假山“盘环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转,迷似回文”。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狮子林的假山群

    而也有传说狮子林里的石狮子是从渐江的天目山上飞来的,八仙人铁拐李和吕纯阳赴王母娘娘的宴席,骑着一头青狮子路过天目山。山顶传来一溪清泉,铁拐李正感到口渴,见了大喜,忙降落云头,取下自已的宝葫芦,到泉边饮水。

    那头青狮子也跳进水里嬉耍,过了一刻,狮子爬上岸抖动身体,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顿时变成了一群活活泼可爱的小狮子。青狮与小狮们亲密戏耍,铁拐李见了笑着对吕纯阳说:瞧,这青狮动了凡心,如今有了这么多子孙,就暂且罚它在此做个狮子王罢。说罢用铁拐一指,这群狮子瞬间变回了石头的样子,青狮因不忍离去,也化作一座山峰。   

    到了宋仁宗时候,浙江国师寺的中峰和尚佛法高憎,一天云游至天目山,在此结庐诵经,天天清晨面对青狮所化山峰高诵经文,原来他是有道高憎,早已知道山上千奇百怪的狮子岩和狮子峰的来历。

    狮子在佛门叫狻猊,是佛国之兽,他有心要点化青狮,使它再恢复本相。天长日久,因为经常聆听高僧的说法,青狮化作的山峰居然通灵成精,又变回了一头青狮。   

    青狮于是成了中峰和尚的坐骑,中峰和尚骑着青狮来到苏州菩提寺看望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本来怪石很多,形状也活脱脱象许多狮子。青狮见了大喜,以为又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狮子蜂,青狮身上散落的狮毛也变成了各式各样形态的小狮子。有的象是在玩绣球,有的象双狮搏斗,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十足。

    天如掸师见了双手合什,连说阿弥陀佛,赞叹师父法力无边,功德圆满,菩提寺成了佛国狮国。中峰和尚说:那不妨就称为狮子林吧。

    于是狮子林的石狮子就叫出名了。

    神奇的狮子林假山洞内,曲径通幽,孩子们玩的兴致高昂,流连忘返。以致导游小姐催促了几次,孩子们才意犹未尽的走出了假山。

    湖石小品;

    狮子林中不仅有曲径通幽的湖石假山,还有不少雅致的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湖石小品

    指柏轩;

    指柏轩外景

    海棠门西侧的建筑就是揖峰指柏轩,这里也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女儿国的取景处。

    指柏轩,这里也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女儿国的取景处。

    轩正中有铜制“诸葛鼓”一面,古色古香

    相传,元代天如禅师在轩前原植有桧柏,现存建筑是由贝氏重建。名取宋代朱熹“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和明代高启“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点明了在此赏景的特色意境。

    厅堂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书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禅宗公案一事,“揖峰”则取宋代米芾见石峰作揖典故。

    匾下面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张辛稼画红梅,吴牧木写古柏,徐绍青绘湖石,费新我题词。

    轩内陈设如意纹清代款式红木家具一套(供桌,茶几、方桌、太师椅),与祠堂格局相仿,规整严肃,讲究礼制。

    轩正中有铜制“诸葛鼓”一面,古色古香。

    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书的“揖峰指柏”匾,下面是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

    指柏轩内饰

    这里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唐代禅师从谂(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故取名为指柏轩。

    这里也是贝家亲属们聚会的地方。屏门后有楼梯可上楼,三楼又称听雨楼,因园主于此收藏《听雨楼藏帖》石刻拓片而得名。在此凭窗眺望,可见对面奇峰林立。

    五松园;清代乾隆年间,狮子林唤五松园,园内有五棵合抱的大松树,但现在早已不存。

    五松园内饰 木质屏风上的《五松图》是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李鱓所画。

    厅内古五松园字由苏东坡第二十八代孙苏局仙所书,木质屏风上的《五松图》是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李鱓所画。

    现在园中那棵370多年的桧柏,主干分三枝,现只有一枝成活,苍劲翠绿,值得一观。

    贝氏重建狮子林时,特意从湖南移来五株百年以上的白皮松,四株种在大假山上,一株栽在立雪堂,并在此挂匾以示纪念。

    370多年的桧柏,主干分三枝,现只有一枝成活,苍劲翠绿,值得一观

    花蓝厅原名荷花厅;1945年驻苏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仪式曾在此举行。可惜在1968年的火灾中被毁。后将娄门附近郑氏的花蓝厅移建于此。

    花篮厅,见山楼

    厅南有14扇落地长窗,每扇刻唐诗一首,前观景台是欣赏园中假山的好视角。

    花蓝厅原名荷花厅

    花蓝厅内饰

    大厅匾额上书“水壂风来”取自苏东坡的“水殿风来暗满香”

    大厅匾额上书“水壂风来”取自苏东坡的“水殿风来暗满香”,意思就是在此赏荷,可闻到荷花的清香。屏风上的《松寿图》,刻有松、竹、兰、芝,十分清雅。

    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汉代仲长统《乐志论》。厅内的柱子不落地,而在柱端雕刻成四只花篮,分别为梅、兰、竹、菊,可以内插花枝,叫做垂花柱,因而荷花厅也称为“花篮厅”。

    花篮厅的红木桌椅

    花篮厅摆设布置

    真趣亭;据说乾隆第三次(1765年)南巡,驾临狮子林,在假山群中绕了二个时辰才出来,兴致勃勃地题下了“真有趣”这三个字。

    状元黄轩觉得太俗,当场就叩请皇上将“有”字赏赐给他。皇帝顺水推舟赏了“有”字,黄轩也凭“御赐黄轩有”而夺回狮子林这座原本是黄家的祖产。

    真趣亭位于指柏轩西南。“真趣”匾额乃清乾隆皇帝游狮子林时所题。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素雅的江南园林建筑完全不同的皇家气派。亭四周景色如画,东可见邻水的花篮厅,南则见近处假山与隔水相望的假山群,西边有山林瀑布,向西望去,湖心亭、九曲桥与石拱桥把湖面分隔为近、中、远三景,显得意味深远。

    真趣亭

    真趣亭 其内部雕梁画栋,装饰得金碧辉煌

    御笔亲题后,地方官员在狮子林就建了这真趣亭。其内部雕梁画栋,装饰得金碧辉煌,与苏州园林风格迥异,尽显皇家气派。

    真趣亭是面水轩,三面无墙无窗, 亭内顶饰有镏金状元帽牡丹花样,插角为立体镏金凤凰。悬空贴金四柱为花篮柱,梁下垂花篮4只,柱头为四方倒悬镏金官帽花样。挂落和飞罩为镏金凤穿牡丹图案。金凤贴粱围柱、蓝底牡丹的富贵及福寿底纹寓意,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屏风裙板上刻有万象更新、欢天喜地、太师少师、威震山河、马上封候、三阳开泰等图。芯仔上则刻有鸳鸯戏水、锦上添花、喜上眉梢、节节高升、凤穿牡丹、和睦延年的图案。

    亭内设有“吴王靠”,可让人倚栏小憩。柱头有木雕狮子,十分精美。真趣亭成为了游客观景、驻足、歇脚、争相留影、拍摄的必须场地。

    湖心亭;

    湖心亭曲桥连两岸,分隔水面,产生一种曲折幽深的境界,站在亭内可环视四周景色,不出城郭而得山林之趣。立于湖心亭,可观飞瀑,似五叠直泻养眼,有一种自然的感觉。

    湖心亭

    湖心亭

    石舫和暗香疏影楼;

    石舫和暗香疏影楼

    石舫是贝润生仿造北京颐和园的清晏舫建造,其外表更加质朴。船体建造中使用了水泥,中、后舱为两层,四周装有86扇和合窗都镶有彩色玻璃。可用做宴请宾客之地。

    石舫和暗香疏影楼

    石舫在南(前),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石舫后正对着一个假山的石洞,石洞可通达二楼、 飞瀑亭, 廊道、问梅阁。

    石舫后正对着一个假山的石洞,石洞也可通达二楼、听涛亭、廊道、问梅阁。

    暗香疏影楼在北(后),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设计颇具匠心。暗香疏影楼有两层,名字出处是林和靖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夜黄昏”,疏影是指梅花,黄昏赏梅,树梢摇曳,暗音扑鼻。这幽雅醉人的环境,真是赏梅咏梅的佳处。

    暗香疏影楼内饰

    暗香疏影楼内饰

    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可上达二楼,另外有一个隐蔽的暗道,可通假山景区的御驾桥,也可通街道上。

    上楼后南视,园林景区的大部皆在目中,与听涛亭、问梅阁、五叠瀑布、梅园及400年的古银杏树组成园西部景区,古朴而幽静。楼上廊道可达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设计颇具匠心。

    有一个隐蔽的暗道,可通假山景区的御驾桥

    飞瀑亭;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此亭为卷棚歇山顶,亭内屏门上部刻有《飞瀑亭记》,下部雕刻杏林春暖、茶净纳凉、东篱佳色、山家清供中绘画。

    方亭亭南有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亭中有石桌与四只石鼓墩,坐此可听水流飞溅声,因有山石树木阻挡,并不能看到瀑布,故亭内悬额“听涛”匾,与湖心亭“观瀑”互相呼应。

    飞瀑亭 正面

    飞瀑亭内饰

    坐于石鼓上,闭目养神,似涛水山川而下,有一种美妙的乐趣。

    似涛水山川而下,有一种美妙的乐趣

    问梅阁;问梅阁位于园子西部,高耸于山石之上,阁前遍植梅树。问梅阁元代就有,是一座重檐歇顶建筑,背靠园墙,面对水池,阁前有一棵虬枝老梅,周边遍种梅树,辅地也用梅花图案。

    问梅阁

    问梅阁

    匾额“绮窗春汛”取唐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阁内的桌、椅、窗棂都用梅花造型,八扇屏风书画也是以梅为题,做足了梅花雅致的文章。

    阁内有匾“绮窗春讯”及8幅梅的书画。

    站在问梅阁窗前,园中盛景可一收眼底。可以想见,当梅花盛开时,于阁内临风御香,是怎样的意趣。

    双香仙馆是一个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双香是指梅花、荷花之香,冬日梅花暗香浮动,夏日荷花香远益清,高洁傲寒正是古代文人所求。

    双香仙馆

    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是荷花池。 在这里能享受到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双香仙馆

    双香仙馆

    扇亭;位于碑廊西南的转角处,平面形状呈为扇形,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东北面是园林池塘,池中有岛,岛上为狮子林假山,紫藤花园、岸边垂柳依依,楼阁花木由近及远,层次分明,是观景的绝佳去处。

    扇亭依水而建,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称扇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弥补了直角的呆滞,是观景、小憩的佳地。扇亭中一副抱柱楹联,道出了此地景致:“相逢柳色还青眼,坐听松声起碧涛” 。

    扇亭

    由扇亭内向外望去,近处有假山,山道蜿蜒水边,北望岛上紫藤架与石拱桥,东望是碑廊、文天祥碑亭、御碑亭、黄石假山“小赤壁”,池水在山下洞中穿过,好似一幅生计盎然的立体画卷。

    扇亭

    正气亭;正气亭位于狮子林内东南部,和走廊连接,依墙而建,为半亭形式,坐南朝北,立于狮子林园林的最高处,可看到整个狮子林内西部的景区,是巧妙的借景。亭平面为六边形,亭顶采用攒尖顶式,坡度柔和,嫰戗发戗。四柱支撑,柱间下部设半墙,用以坐憩,上部悬宫式万字挂落。与真趣亭形成了对景之势。

    亭中挂“正气凛然”匾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凛然的匾额,是对文天祥爱国气节的高度赞颂。显示了园主人在园林设计建筑时,对这位南宋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

    文天祥在元至和年间(1275年)兼任苏州知府,在苏州指挥抗元,深得百姓敬仰。

    文天祥诗碑亭是个半亭,又名正气亭。

    亭内碑刻是文天祥狂草手迹《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花瓶”。

    文天祥狂草手迹《梅花诗》

    正气亭;正气亭位于狮子林内东南部,和走廊连接,依墙而建,为半亭形式

    御碑亭;1775年年乾隆皇帝南巡游狮子林时,作《游狮子林苏州府城内诗》一首。后黄氏刻碑筑亭以示皇帝临幸荣耀。贝氏重修狮子林时将诗碑移至碑廊内。据传乾隆皇帝五次驾临狮子林,题了三块匾,写了十首诗。御碑亭陈列的是乾隆帝在二次南巡首游狮子林的诗作。

    御碑亭陈列的是乾隆帝在二次南巡首游狮子林的诗作。

    修竹阁;是一座水阁,附近围绕着一片翠绿的竹林,进入此处,“独倚修竹相期谁来,闲看浮云所思不远”,你会感觉到竹影疏风的佛之禅意。

    修竹阁

    立雪堂;这是一个幽雅精致的小庭院。

    立雪堂;这是一个幽雅精致的小庭院。

    立雪堂是佛教中师父传衣钵的地方。这缘于南北朝时的一个传说,洛阳人神光到嵩山拜达摩为师。那天大雪盖膝,达摩却说:“雪红,传禅”。神光顿悟,抽刀破臂将白雪染成红色,达摩知道神光的学佛决心,收了这位徒弟并定法名“慧雪”,正所谓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立雪堂内饰

    而在宋代还有一个故事: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着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现留“立雪”题名,意为宏扬尊师、求学的精神,激励后人。

    现堂中两边庭柱上有明代唐伯虎旧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现联为邓云乡重书。

    堂中两边庭柱上有明代唐伯虎旧联

    立雪堂庭院之中散列佳峰珍石,造成狮子岩余脉之状。湖石又具牛、蟹、狮、蛙之形,组成“狮子静观牛吃蟹”的景观。

    你看,庭院北面一个牛头伸过来,向着匍匐在地..的螃蟹;螃蟹怒张着双螯,气势汹汹地迎着牛头。寓意为“牛吃蟹”,一般这是不合常理的情景,在苏州话中表示"硬着头皮干不擅长的事情“。

    上面一组湖石为“牛吃蟹”, 一个牛头伸过来,向着匍匐在地..的螃蟹

    庭院东南角一只狮子翘着尾巴、张着大嘴窥视,像在等待时机进攻,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组造型,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境。

    这造型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境 一只笑咪咪的狮子在一旁已看了数百年了。

    至此,狮子林建筑景点基本浏览完毕。

    接下来欣赏浏览一下贯穿狮子林大半个景区的廊道及里面的部分碑文图片。

    狮子林廊道;始于古五松园,经真趣亭、听涛亭、问梅阁、双仙馆、扇亭、正气亭、御碑亭、终于立雪堂,环绕狮子林北西南三面墙,共有碑文72帖。

    廊道也是狮子林观景、了解苏州园林文化,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廊道的碑文中记载了许多的传奇故事。

    首贴是吴昌硕所题“听雨楼藏帖”五个大字,位于古五松园后花园部位。

    狮子林廊道

    狮子林廊道

    吴昌硕所题“听雨楼藏帖”五个大字,位于古五松园后花园部位。

    廊道上的碑贴

    廊道

    其中有个墙上嵌的是乾隆亲手临摹的倪瓒《狮子林全景图》的石刻,石刻中还有几个乾隆的钤印章,添加了几个人物。

    原图是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由如海上人邀请著名山水画家倪瓒所作。

    乾隆十二年(1747)倪瓒的《狮子林图》传入宫廷,乾隆皇帝对其推崇备至,甚至一度超过了赵孟頫的《鹊华秋色》,他在画中空白处写满了题词,盖满了钤印,还亲手摹写了一幅。乾隆皇帝一直以为狮子林是倪瓒家的园子,早已不存,后来得知此园就在苏州,并且仍然存世,大喜过望,1757年第二次南巡时便携倪瓒此图到苏州实地寻访,并下旨对园林进行重修。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巡江南,带了倪瓒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又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现刻在狮子林御碑上。

    五年后(1762)三巡江南,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留下七律二首,其一题在亲手临摹的《狮子林图》上“命永藏吴中”,另一首《游狮子林得句》题在倪图上空白处,赞狮子林“一树一峰入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狮子林藏贴,名为《听雨楼藏贴》,也就是辑峰指柏轩二楼。最早是清乾隆年间周立崖(周于礼)所收藏的书法作品,他收藏了唐宋元三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没有明代和清代的),包括禇遂良、颜真卿、蔡襄、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周立崖把这些作品分4 卷钩勒入石,镌刻者为当时的刻石高手穆文、刘宏智。周立崖之后道光年间被苏州人南雅先生顾莼收藏,咸丰年间被沈宝谦所藏。民国初年辗转流入狮子林主人贝润生手中。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贝家视《听雨楼藏帖》为珍宝,镶嵌于花园走廊墙上,从五松园后廊开始,按书者年代先后顺序,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直至立雪堂。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贝润生重造狮子林后,请吴昌硕为《听雨楼藏帖》题碑,吴昌硕就写了“听雨楼藏帖”五个字,字体为石鼓文,当时是1921年,吴昌硕78岁(吴昌硕于1927年去世)。石鼓文是秦统一中国之前就使用的一种古老文字,比小篆古老得多,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又称大篆。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听雨楼藏帖》题碑,吴昌硕

    《听雨楼藏帖》建成后,贝润生将全部藏贴拓片,与他拥有的其他书画碑贴一一收藏在指柏轩楼上,现不知所踪。

    狮子林廊道上的碑贴

    贝润生请堂弟贝恒,于1921年工程结束时,写了一篇三百多字的跋。从跋上可以了解《听雨楼藏帖》的经历,他是怎么监督工匠镶嵌书条石的,以及这些书条石的来源经过等,是颇具历史价值的文献。

    《听雨楼藏帖》最早为周立崖所收藏,后来转手至顾莼、沈宝谦、叶昌炽(都有跋记载),最后为贝润生所获得。

    贝恒的跋

    贝恒的跋语如下:“汇刻集帖始于宋时,吾吴明代以来此风尤盛。文氏停云馆、华氏真赏斋,逮华亭之董、金坛之王领异标新,并为世人所重。顾周立崖为嘉庆时收藏家取所藏唐宋元书人真迹钩模入石,名听雨楼法帖。其抉择之精摹泐之善,足与同时千墨庵寒碧庄諸帖同为艺林宝爱。惟庚申劫后,原拓稀如星凤。近访知原石尚存郡中沈氏,为润生吾兄所知,诧为奇宝,亟以重金易得之。兄方重修狮子林,令恒充监工之役。因令将諸石嵌置游廊间,并建听雨楼於指柏轩之上层,即以拓本庋藏其中,於戏!諸石尘封土蚀甄没者几何年?幸遇吾兄物色置之名胜之区,俾后之考古者得以摩挲赏玩,永订墨缘。窃为是帖庆得所,而余亦以坿名简末为幸事也。中华民国十年二月吴县贝恒记,余杭褚德彝书”。

    大体上参观完狮子林,急急忙忙奔向大巴参观下一站《枫桥夜泊》——枫桥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24-11-7 06:06:17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24-11-7 06:07:27
    回复

    使用道具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921439866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致力打造互联网创业第一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选泓嘉网络创业,值得信赖! 泓嘉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泓嘉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6396号-1

    QQ|免责声明|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泓嘉网创 ( 豫ICP备2022016396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6:32 , Processed in 0.082311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