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判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也是人们自我评价客观事物或衡量行为的标准,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向往、爱好、责任和道德等观念。
价值观对人的动机具有导向性作用,决定着人们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理想、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向等等。价值观渗透于我们每个人所从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影响并制约着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我们的行为只不过是自我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罢了,例如有的人喜欢追求权势,而有的人却淡泊功名,这些都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行为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但这种标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经历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每个人所处于客观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个人的需要、兴趣、经历及周围事物的不同都会影响自我价值观的形成。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对社会一无所知,只有自然属性的生理活动和需要,如饿了就哭,困了想睡,吃饱了就会感到高兴等等,所谓的社会道德、法律或规范对我们都没有约束力,我们自己也不具备评价是非标准的能力,更无所谓价值观的形成。当人们经过了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了相关的社会教化,将社会化的规范和行为标准转化为自身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人们也就从简单的模仿或依从,然后到被周围群体影响和内化,最后变成了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我们的价值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是家庭环境,价值观的初形源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我们每个人接触社会的启点,特别是父母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的权威与支配作用,父母的言行标准直接投射到子女的模仿上,有句俗语称“啥样的家出啥样的人”,话也许有些偏颇,但有一定的合理性。父母给孩子立下规矩,要求孩子遵守规矩,特别是当孩子违反规矩时家长的态度或评价,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价值取向,如父母告知孩子是非善恶的标准或道理,指导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懂得关心他人,而不以自我为中心,相信这样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其道德的水准也必然会高,也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当然,即使在同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们的价值观也会不尽相同,因为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和经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的一致。
其次是接受的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标准的专门机构,特别是规范化、系统性教育,因为学校除了传播知识外,还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给学生提供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及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学校里扮演着学生、朋友和同学等等各种社会角色,学习了比家庭更为广泛的社会角色,在这种氛围中接受他人的系统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可能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这也是社会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的意义所在。
第三是相处的群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你经常接触和来往的人对我们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了父母或家庭的影响,因为在这种非正式群体中,兴趣爱好上相近,极少带有强制性,每个成员可以充分表现自己以得到自我内心的满足,如果这个群体价值观符合社会道德标准,那整体群体的成员行为也是符合社会要求;但如果群体的行为规范与社会道德要求脱节,价值取向反主流文化的,那么其行为也必将是反社会主流要求的。
第四是社会大环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在不同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影响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人们的价值观也会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我们也常说时代造就英雄,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英雄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社会大环境造就的不同的价值观所致。
故而讲,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在自我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一般来讲,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当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其价值观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