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2021便落下帷幕,2022咻然而至。
25岁后,似乎开始对时光的流逝变得敏感,拼命想要留下一些“这一天我曾来过”的证据,但日子总是这般你追我赶、呼啸而去……
其实年与年的更替也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让过去过去,可以满怀期待地让未来到来。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猜你的脑海里涌动着很多很多的期待,要成为更好的人、要赚更多的钱、要看更多的风景……
不管这些期待是微小或是豪迈,我都相信它足够美好,值得去守护和实现。
但在那之前,你需要先刻意让自己做到一点——不要再做自己的差评师。
想象几个场景:
一、在全公司会议上公开发言的时候,你表现地语无伦次、局促不安、草草收场。
二、你是一名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客户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蔑视。
三、你的恋人或爱人喜欢上另一个年轻貌美(帅气多金)的人,选择与你分手或离婚。
思考一下,这些场景下,你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一、对自己的表现耿耿于怀,羞愧不已,觉得自己心态不行、口才不行、能力不行,简直一无是处。
二、被客户的高高在上所刺痛,觉得自己没有尊严,工作没有价值,低人一等。
三、被抛弃后,你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和否定,觉得自己确实不修边幅,又老、又丑、又穷,不配被爱。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无疑,你就是自己的差评师。
因为这个评价根本不客观,换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假如上述场景的主角不是你,是你的同事或朋友,你会怎么想呢?
对于场景一,你根本不会把他的不好表现记在心上,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场景二三,你多数会觉得伤害他的人才是个垃圾。
你看,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所以,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好,但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对自己习惯性地负面批判对个人的成长并没有用处,只会让你更加不自信、更加消沉,遇事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然后退缩,然后陷入新一轮的自我批判……
那么,怎样才能不做自己的差评师呢?
一、觉察,这是一个心理学常用的词,意思就是意识到、看到。在你下次不自觉自我批判的时候,你要觉察到你又在自我批判了,只要觉察到这种行为的存在,你就可以瞬间回归理性、客观。
二、就事论事,一件事情搞砸了,就从这件事本身去找原因,去找是自己的那些行为导致了现在的结果,而不是上来就自我攻击一番。评估我们的行为是有益的,而评判自己则是无益的。
三、不要让自我批判有机可趁,自我批判多发生在自我表现不佳的时候,而表现不佳往往是恐惧紧张这些情绪导致的。
那就去解决情绪上的问题,千万不要认为恐惧、紧张这些情绪是不好的,它本身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反应,不需要刻意去压制这种感受,接纳它,弱化它就好。
比如,在事前做好强准备就是最有效的缓解紧张恐惧的方法。上台发言,提前想好说什么,按顺序写下来,背下来,时间允许的话,偷偷多做几遍演练,这样上台的表现是差不到哪的。
拜访客户前,准备好工具,把要做的事列份清单,以免遗漏或跑偏;把清单上的每一项细化,重点是什么、该怎么说、客户可能有什么顾虑等等提前准备一份标准答案,准备的越充分,到时候措手不及、手忙脚乱的情况就越少。
这几年,我深深相信了一个事实,而这个事实很让人庆幸和振奋——我们所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学习、可以准备的,只要我们愿意。
所以,2022,不要再做自己的差评师,告诉自己,我还不错,还可以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