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社交媒体上疯转。这位博士生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文明的思考。
博士返乡笔记之所以走红,原因在于他通过实实在在的文字描绘了当下农村文明的衰败,也讲述了当下农村人生活的迷惘。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0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4.77%。这意味着,城市文明,在数字或指标上已经全面超越了农村文明,并且,这个数字会一直增长下去。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城市,仅仅在春节期间才回到农村,农村青壮劳动力的流失越来越明显。农村文明的衰落,也许是社会转型下面临的必然代价。
农村文明的衰败,在这篇返乡笔记中有迹可循:一方面是情感的衰败。农村中的亲朋好友,幼年时的发小,也仅仅在这几年聚一聚," 走亲戚像完成任务 "、同学聚会也可能因为炫耀而变味,原本意义上宗法、血缘和地缘关系,变得淡漠。二是文化的衰败。都说农村是根,可是,我们来到农村,却找不到祠堂,春节拜年就是和父老乡亲寒暄一下。再加上没有报纸杂志,农村的文化也只剩下了形式化的习俗。
上推三代,我们都是农村人,而下推三代,或许绝大多数国人都将是城市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 90 万个自然村,中国每天消失 80 至 100 个村落。所有在城市工作生活而父母在农村的人,在春节这样一个城市与农村文明大交汇的特殊时期里,都会产生情感波动,发出一些这样那样的感慨。这样的情感共鸣,也正是这篇 " 博士笔记 " 走红的原因。
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在转型时期里必然发生激烈的冲突。在这样文明冲突中,我们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被文明裹挟着走向更为先进和便利的生活中去——城镇化趋势不可逆,但如何保存我们的农村文明,却值得所有人去思考。
附文章《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