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以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筑起恢宏的艺术宝库,古老的文明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
作为一种人文创造,寿山石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它展示了民间艺术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造力,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壹
寿山石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清 玉璇款 寿山田黄石太师少师钮印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田黄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一种,被誉为“石中王”或“石帝”。
贰
清代皇帝为何对寿山石为之“疯狂”
先来说康熙帝。
据统计,康熙一朝刻治印章不下130余方,而收录其用印最全的,当属《康熙宝薮》一书,可见实物直接钤印120余方。
▲清康熙 寿山石随型雕云龙「和硕雍亲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晚年的御用玺印有「坦坦荡荡」「景运耆年」「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斋」「戒之在得」等12方,其中就有6方是寿山石,清一色使用田黄石中的极品——田黄冻,印文也是康熙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等到雍正登上历史舞台,他几乎把寿山石印玺变成了自己的人生缩影,被视为是寿山石印玺的首席「设计师」。
《明清帝后玺印》一书统计,雍正共做过200方左右的印章,而其中寿山石印占了绝大部分。
故宫现存雍正玺印150余方,几乎是寿山石材质,这在清帝玺印中,绝无仅有。
▲清雍正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院
雍正时期的宫廷绘画中,印章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比如《清人画胤禛妃行乐图轴》中的一对白色对章,以及《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中,还是亲王的雍正看书的背景里,也放着寿山石印章。
▲清人画胤禛妃行乐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再往后,乾隆登场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辨识度最高的帝王之一,乾隆勤勉、聪明、精力旺盛。在作为帝王的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精神符号,都可以在他所使用的寿山石玺印中见到。
▲《乾隆三联印(三链章)》 寿山田黄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还藏有一套鸳锦云章循连环印,共9方回文印,材质均为田黄石,印文分别用「循连环连环循环循连」颠倒顺序组合而成,印钮为狮、马、辟邪、狻猊、甪端等瑞兽,九钮各异,古意盎然,雕工质朴。
▲清乾隆 鸳锦云章循连环印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鸳锦云章循连环印之初读
尽管被后人诟病审美品位较前朝有所下降,在寿山石雕印玺的工艺也审美也较为粗糙。但这并不妨碍乾隆成为康雍乾祖孙三代之中,乾隆制作宝玺数量最多,材质使用最广的帝王。
叁
寿山石的篆刻有哪些特点?
寿山石中佼佼者,有田黄石、芙蓉石、荔枝冻石、善伯洞石、旗降石等,它们的雕刻蕴含薄意,人物圆雕、兽钮等,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寿山石的绝美特色,可谓工艺与材质的极致展现。
▲《挠首狮钮》 寿山田黄石 杨玉璇作
▲《子母钮扁章》 寿山田黄石 佚名
对于寿山石雕的历史而言,清代诸多文人关注、参与寿山石雕艺术活动,加之皇帝的特别垂注;
宫廷对于寿山石尤其重视:「雍乾之际,承平日久,王侯巨邸,雅尚文玩。于是闽越旧坑之产,加以良工雕琢,致之京国。不充富家之馈饷,既供学士之搜罗。」
大量品优质佳的寿山石进入宫廷,用于雕刻圆雕人物造像、文房用品、摆件陈设、镶嵌雕刻等。
▲郭祥雄 田黄石 群螭献瑞浮雕随形章 286g
▲沈泽雄作田黄石瑞兽钮章
2.7×2.1×1cm,11.9g
可以说,寿山石雕在清代,一开始便站在了一个极高的起点上。除了玉以外,恐怕础还没有哪一种材质遇到如此好的机遇,这是清代寿山石雕发达到极高水平的社会和文化基。
寿山石的篆刻之所以灵动万千,最为主要的原因,与之遵循书、画、诗的融会贯通有莫大的关联。
寿山石本身专为中国而生,国人对它的感情也非语言能够表述清楚,而薄意之下却恰到好处诠释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意境与立意的相通,让寿山石更为传神。
田黄石身为寿山石中的极品,在雕刻中其天然的红筋总被赋予全新的意境,或雅致清幽展现天生的田黄宝气;或姿态曼妙,臻显意韵,天然妙趣,匠刻不凡。
色泽纯正、萝卜丝纹清晰可见,是寿山田黄的独特美感,质地通灵下的细腻十分,加上饱满的形态,一品难求。
▲田黄石卧虎
故宫博物院藏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故宫博物院藏
其上再被大师篆刻极简构图,那种尽显古朴与厚重的历史风采,绝对让你爱不释手。
人物圆雕,题材丰富,所以被应用于众多石材的雕刻之中,同时也是寿山石作品中较为常见的雕刻样式。
寿山石的人物圆雕,因色取巧、依形就势,能够精准细腻的表现雕刻主题,那蕴含在创作之中的独特魅力,值得你细细品味,逐一探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