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若无十足把握自己能瞒天过海,那么待人接物最好真诚。因为既然是普通人,自身并无特殊之处,那就说明自己天然不是这种能够瞒天过海、擅长欺瞒他人的人格类型。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最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会不生妄念,并有得体的言行举止。否则一定会自以为聪明,认为自己看得破他人。
在我们自以为看穿对方的时候,对方其实也很懂我们。然而越懂的人,越不会揭穿你的真面目(如果你本身有所伪装),反而会配合你的表演,如同看戏一般乐在其中。
如此一来,辨析真假,似乎就成为了每个人都希望掌握的本事。而学会辨识微表情和他人的肢体语言,则成为了本事之一。
微表情原本就是心理学名词,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内心感受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体现出来。譬如靠脸吃饭的演员,最不可或缺和必须擅长的,就是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显然,心理学家们一早就发现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它就像是一个媒介,是人们的信息传输器。
面部传输器包括面部的基本结构,以及肌肉特性。譬如一个人的脸长得棱角分明,还是胖圆多赘肉;是气色良好还是面黄肌瘦,表情丰富多变还是一成不变——这些日常印象,往往决定了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和看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一张陌生面孔后,最为常见的内在反应机制是:开始迅速启动记忆存储,以在曾经见过、认识过的人中找出脸型相似的人,并对对方做出预判。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通过对方的眼睛、化妆、纹身等外在装饰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而通过“微表情”,大多数人往往就能断定自己是否喜欢某个人。人们把这一反应机制归因于下意识、直觉,或是“本能感觉。
事实上,人们的“微表情”通常是一闪而过的。正常表情反应的人,通常是察觉不到面部的微小表情变化的。而在相关实验里,仅只有10%的人,能够察觉到面部微小的表情变化。
因此,比起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有意识、故意做出的一些反应和表情变化,人类面部的“微表情”,更能够体现人们最为原始的感受和最为真实的动机。
所以,如果想要真实地了解一个人,以及他的反应是否真实,那么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人类的面部表情,以及面部表情都代表了哪些含义。
研究发现,截至目前为止,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且每种表情都在表达不一样的意思。
1. 高兴:高兴时人的表情有:嘴角翘起,颧骨肌肉上抬,出现法令纹,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因肌肉拉扯而出现“鱼尾纹”。整张脸和周身的气场给人感觉 是高兴、喜悦、向上的氛围。
2. 伤心:眼睛无神,瞳孔缩小,眉毛收紧皱起来,嘴角向下耷拉,下巴收紧,面部肌肉紧绷。
3. 害怕:人的嘴巴和眼睛会同时张开,眉毛向上抬起,鼻孔因呼吸急促而放大
4. 愤怒:眉毛高挑,面部肌肉紧绷,眼神犀利,嘴唇干涩。
5. 厌恶:翻白眼,眼角向下低垂,上唇人中肌肉抽搐,视线朝下。
6.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7. 蔑视:蔑视的显著特征是嘴角左侧或右侧向上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状,形同小丑嘴角。
以上7种表情,是我们日常可见的,肉眼可以识别的表情。但能够识别,却未必就是我们能够加以利用的。因为,通过表情就能识别出对方的真假或诚恳度,显然存在很大的误区。
最大的误区就在于:不清楚表情基准线
所谓表情基准线,就是一个人日常状态下表情的综合特征。
这些特征一来取决于个体的性格特征和相貌特征,二来与个体所处的日常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Paul Ekman通过研究和试验,归纳出了一套“面部行为代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
这套代码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统计了不同的脸部肌肉动作,与不同表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来说,人类眼睛和口腔附近的肌肉群,是面部表情最丰富的部分。
当警方在侦破案件,需要了解嫌疑人是否说谎时,通常都会详细了解嫌疑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与他人交往中的总体特征,甚至在审讯前故意将嫌疑人置身于轻松、不设防的自然环境下,以此来观察其人的各种表情变化,以确认自然状态下嫌疑人的表情基准线。
同时启动面部行为代码系统,以此共同判断嫌疑人所供述内容的真假。
可见,人们的日常表情的确可以暴露出一个人的特征和性格。但是,如果仅以此作为判断一个人真实面目的依据,未免过于草率。
因为,人的表情反应是可以伪装的,而面部微表情又是稍纵即逝不容易被捕捉到,且尽管有面部表情肌肉行为代码系统,它能测量和观察出来的也只是面部肌肉的运动规律,却无法探测出一个人的真实情绪。
所以,尽管微表情难以被捕捉到,但依然值得人们去认真研究和归纳。
因为,微表情这种肢体语言,其本身就是心理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本能反应,既不受思想控制,也无法掩饰,更不能伪装。
在心理学试验中,就曾经发现,日常中再能“伪装”的人,一旦遇到有效刺激,其第一瞬间也会出现最为原始的微表情,而他所“伪装”的表情,通常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
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真要判断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认真捕捉对方的微表情,就是最好的方法。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