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去泰安一家特色羊汤小店吃饭,店里的“特色羊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般的羊汤都讲究不腥不膻,此汤却带有羊肉自然的膻味,回味更浓香。我当时来了兴趣,想到后厨去打听一下制作方法,却被拒之门外。服务员告诉我,羊汤是店里的招牌,从选料到熬制都是老板亲自操作,方法从不外泄。我听后很失望,但也被激起了好奇心。
回去之后我托人帮忙打听,恰巧一个朋友与羊汤馆的厨师相识,从他的口中得知,这款羊汤在制作时有四个要点:
1、要选用纯干羊肉,坚决不用打水羊肉;
2、一般羊汤在制作时,要先将羊肉冲洗干净再汆水去腥膻味,此汤在制作时,生羊肉不洗不冲,直接下锅,再加各种香料去膻提香,汤中留有一丝柔和自然的膻味。
3、煮汤所用的水为当地王母泉山泉水,纯净自然,煮出的羊汤口感更好。
4、根据制熟时间的不同,将羊肉、内脏分时段下锅,使各部分保持最佳口感。
知道这些后,我立即回到朋友店里试制,但第一次做出的羊汤发浑,味道欠佳。我又向朋友请教,他提醒我说,可能是熬制过程中打沫不彻底。后来的试制过程中,我增加了打沫次数,并根据“孜然羊肉”的启发,在料包中加入孜然粒增香补味。此次熬出的羊汤色泽乳白,鲜香无比。秋冬换季时,回来将这款羊汤给朋友在店中推出,受到了食客的大力追捧。现在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特色羊汤”的做法。
制作流程
1、农家散养山羊一只(重约50斤)宰杀,去除羊头、羊蹄(可做其他菜品),摘出内脏,剔骨取肉。
2、羊脊骨斩成大块、棒骨用刀背敲碎,放细流水下冲洗干净;羊心、羊肚、羊肺、羊肝分别冲净血水;羊肉改成一斤半左右的大块备用。
3、取一汤桶,桶底垫一层竹篦子(避免糊锅),下入羊骨,再将羊肉置于其上,添山泉水约80斤,加入料包(淮山、白芷各15克、香叶、白蔻、孜然粒各10克混合装入纱布包中),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改小火煮50-60分钟至羊肉七成熟。
4、锅内撇净浮沫,下入羊心、羊肺、羊肚,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30分钟,再次撇净浮沫,下入羊肝,小火煮10分钟后关火即成。
5、自然晾凉后,将羊肉、羊杂分别捞出,切成薄片,装入保鲜盒,羊汤常温存放,随用随取。
走菜流程:
(1)取一个铜盆,下入葱末、香菜末、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待用。
(2)羊汤2000克上火烧开,下入预制好的羊肉、羊杂共500克,再次烧沸后起锅浇入盆中,带一盘烧饼走菜即可。
制作关键:
1、煮汤过程中要打三次浮沫,保证熬出的羊汤清而不浑。
2、注意火候的掌握,大火开锅小火熬煮,这样可以使羊骨、羊肉中的呈鲜物质充分析出。
3、羊肝煮制时间过长口感会过于绵粉,所以要最后下锅,小火煮10分钟即可。
附注---菜师傅个人心得(加入炒羊脑汤色变浓白):
在烹羊之前,首先要有一个简单区分--如果是涮羊肉,要选择绵羊,且是生长期在8-10个月左右的羔羊,肉质嫩而不柴;如果是清炖或红烧,就要选择生长期在1年半左右的山羊或绵羊,前者有嚼劲,后者更肥美。按地域来说的话,内蒙、东北、河北吃绵羊比较多,而鲁西南地区则更钟爱山羊。我在制作羊汤时,羊肉确实不泡水,但还是要简单清洗一下的。熬汤过程中,有四点要注意:
1、如果想煮出白皙的羊肉,要冷水下锅,使血水充分析出;若想煮出略带粉红色的羊肉,则要热水下锅,这样表面的血水遇热能够析出,但里层的却被牢牢封住,煮熟后就会透出一丝淡淡的粉色。以上两种方法,要因客人口味而异,如果食客对膻味敬而远之,则取前者--血水析出殆尽,自然毫无腥膻;若是想吃带膻味的羊肉,则取后者--血水没有完全渗出,便会有一丝自然的膻味封存在肉内。
2、加香料时,要注意“羊不吃料,猪不吃椒”(即烹制羊肉最好不放大料,否则会发臭,而猪肉则不喜花椒,二者搭配会出一股怪味),白芷、香叶、小茴香等香料可根据地域口味酌量添加,但大料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影响出品口味。
3、我们店在炖羊汤时,羊肉和杂类是分开煮制的,这是因为羊杂异味很重,如果直接下入汤中,难免会导致腥膻气息过大。操作时,羊肉下入汤锅中单独煮,心肺、肝、肠、肚等羊杂则提前汆一下,然后按照颜色、味道的轻重,分批下入清水锅中,水中要加葱姜、盐、酒等去异增香。其中羊肝易熟,要用小火慢慢浸泡,待用筷子一插,没有血水渗出时,就要关火慢慢浸透,这样口感才更细腻,不会发干、发渣。
4、为了使熬出的羊汤浓白稠香,我们还有一个小窍门--吊汤时加入提前炒好的羊脑料,既增白又添香。羊脑料的大致加工方法为:先将羊脑去膜洗净,汆水后捞出沥干;羊油切成碎块,下入大铁锅中小火炼制,待羊油炼化一半时,下葱段、姜片煸香,然后下入汆过水的羊脑,翻炒3-5分钟至水汽散尽,盛出装入盒内,自然晾凉、凝固即成羊脑料。第二天吊汤时,挖出一勺直接下人桶中,与羊骨同煮,熬出的羊汤颜色稠白,滋味香浓。
此文来源:大厨微杂志
此文仅一家之言,如果您对(羊汤、羊肉汤)感兴趣,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或更高见解请务必联系我们 ,请微信关注公众号【餐创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