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颖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训练,有对课文的简易梳理,有对内容的精准概括,有对表达的大胆尝试,正因为教者的层层铺垫,才形成说话的有效训练。
前几日,远在长沙的君兰发来信息,问我会不会参加周末的“和美课堂”。作为一个“身心分离”的闲杂人员,很遗憾错失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看到安排表里有薛法根的课,心里更加如猫挠一般难受,便叮嘱她务必尽可能做好教学实录。
直到昨天晚上,君兰才把听课记录发来给我。我一行行仔细读完,忍不住想就训练再谈谈个人见解。
第一次对“训练”一词真正有所触动,是在2011年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时,时任雨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袁俐老师就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做了一次讲座。她大张旗鼓地提出,我们的语文课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仍旧需要训练——唯有扎扎实实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次培训历时四个月,学术界许多大咖亲自授课,相比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袁俐老师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回来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先后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和“用贴近学生的方式教语文”的设想和思路,不追求设计的新颖,不追求形式的热闹,而是沉下心,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摆在首要位置。
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我越来越喜欢薛法根的课堂,并持续从他的教学实录中吸收养分。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君兰发来的听课笔记欣赏薛老师本次执教的《珍珠鸟》片段。
师:珍珠鸟接下来什么事,用一个词概括。
生:喝茶。
师:接下来干了什么?
生:啄笔尖。
师:又干了什么?
生:啄手指。
师:还干了什么?
生:回家睡觉。
师:还做了什么?
生:趴在肩上睡觉。
师:你平时在家做了什么?
生:写作业、吃饭、睡觉......(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师:作者写了珍珠鸟的很多事,如果是我们写,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写得很乱。那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清楚?
生:因为作者有顺序。
师:那作者是按什么线来写的?有些线很明白,有些线是藏起来的,要细心找。
生1:白天、傍晚、有一天 (学生板书:时间线)
生2:笼子里、屋里、柜顶上、书架上、小桌子、杯子上、我的肩上
师:这又是什么线?(生板书:地点线)
师:还有什么线?
生3:还有胆子线。先是胆子很小,渐渐的胆子大了,到了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生记录:胆量线)
师:还有没有什么线?
生4:还有一条线是感情线,开始只是在笼子里,和我的感情比较淡。
师:不是淡,是生疏,是陌生。从陌生到渐渐熟悉再到非常熟悉。(生记录:感情线)
师:抓住一根线就能把很多事写得这么清楚,你们能把这些事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一分钟练习后交流反馈)
生:起先......然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的......后来飞到我的笔尖上啄了两下,又啄了我的手指。白天它陪伴着我,夜晚飞回到笼子里,后来有一次竟然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师肯定学生的用词后要求他再说一遍。)
随后师再找一学生口述。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训练,有对课文的简易梳理,有对内容的精准概括,有对表达的大胆尝试,正因为教者的层层铺垫,才形成说话的有效训练。
琢磨一下,我觉得好的训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尽可能形成规律
尤其是字词类的教学,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规律,通过训练让学生从一个字学会多个字,从一个词学会多个词。
比如《舞动的北京》一课,“徽”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生字,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板书集体书空,中间部分鼓励学生边写边口述笔画名称;
其次教师出示“徽”的字义:(某个集体、组织的)标志、符号;
接着理解课文中的“会徽”指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
最后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国徽”“党徽”“队徽”“校徽”等词语。
这样的训练因为注重构词的规律,学生以后在阅读中再见到此类词语都能马上理解。
二、尽可能有效延伸
我们在课堂里的训练都不是单一的,都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从课文来,到课外去。
比如部编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还没学拼音就安排了识字,第一课只有六个字“天地人 你我他”,这样的识字课怎样教?曹爱卫老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师:小朋友,我们人呀,都生活在地球上。瞧,这就是地球(出示地球,地球中间有个大大的“人”字),来,跟老师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出示词语“地球”,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地球上有高山、河流、平原。地球上有泥土的部分,我们就把它称作“土地”(出示词语“土地”,“地”的提土旁变成红色)。仔细看看“土地”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地”左边是个“土”。
师:对,“土地”都和“土”有关呢。来,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生带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土地会穿上不同的衣服。(出示草地图片)当它穿上小草衣服的时候,我们就叫它——
生:草地。
(随后师出示雪地图片和菜地图片,学生一起说出相应的词语。)
师:还有什么“地”呢?这第四幅图呀,老师要请你回忆、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和“地”有关的什么东西?“地”还可以和谁叫朋友?
生:陆地、地下、地上、田地、地板、地毯......
这样的教学,因为教者的延伸引导,训练效果显而易见。
三、尽可能接近表达
语文课中之所以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所有的阅读理解最终都得服务于
学生的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因为我们在训练的时候要大胆地让学生去触碰、感知从而尽可能接近作者的表达。薛法根老师的《珍珠鸟》教学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就要求教者在研读教材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善于提炼,然后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组织实施,当堂训练。
比如《蒲公英的梦》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通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
1.了解现实和梦境的对比。
1)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黑板上的板书,找找看哪些自然段是写蒲公英的现实生活,哪些自然段写它的梦。(前面十个自然段都是写现实,只有最后一个才是写梦境)
2)质疑:课文题目是蒲公英的梦,整篇文章却只有一个自然段描写了它的梦,这样写合适吗?(引导学生讨论:现实是( )的,梦里是( )的。)
(3)小结:原来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把现实的痛苦与梦境的美好形成强烈的对比——现实越痛苦,梦境就越美好;同样,梦境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
2.了解开花时的期待与遭遇的痛苦对比。
(1)这样的对比课文里还有没有?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找一找。
(2)组织交流:出示句子:
句一:“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句二: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忍不住哭了。
讨论后小结:蒲公英的“迫不及待”写出了它开花时的高兴,刚好与后面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小结:对比是写文章一种常用的方法,为了突出一种效果用另一种相反的效果来衬托,大家觉得这样的方法好不好?
4.训练对比的写法。
句一:下课了,同学们都( ),只有他( )。
句二:语文课,他发言( );数学课,他解题( );科学课,他提问 ( );一到体育课,他就( )。
(二)了解把内容写“生动、形象”。
师:是不是有了对比,就能写出好文章,肯定不行,还得细致的描写。
1.出示句段:
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身旁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它直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还有一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旁呼啸而过,差点震落她的花瓣。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不偏不倚,砸在蒲公英的身上。
a.这段话共三句话,仔细读读,每句话里都提到了哪些词语?
b.比较句子:一辆旧汽车,从蒲公英身旁驶过,呛得她直咳嗽。还有一辆汽车,从她身旁而过,差点震落她的花瓣。地上一只空饮料罐子飞了起来,砸在蒲公英身上。
c.小结:用上合适的词语把过程写清楚,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这样的文章,我们会说它写得生动形象。
2.练习迁移:
想象一下,蒲公英痛昏了过去,醒来天色已经晚了,这个过程中,又发生过一些什么?她还可以有些什么遭遇?大家一起来当当小作家,想象一下,注意用上合适的词语,把过程说清楚。
(教师引导学生从乱倒污水、乱扔白色塑料袋、随意吐痰等方面展开想象并说话。)
最后,再次重申一下我的观点:语文课一定要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训练点不宜多,讲究一课一得;训练点不宜深,要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