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小舍得
文 | miki粥
全文3155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昨天看了一对上海90后夫妻租房养三娃的事儿,看完以后好心塞。
01
故事是这样的:
一对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读大学的时候相识相恋,毕业以后立刻结婚生子,然后以「四年一届奥运会的节奏」连续生了三个小孩。
截图来自@看天下实验室
三胎是个意外,一个刚结束7年全职妈妈生活重返职场的人,三胎让她再次成为了全职妈妈。
当妈三年内不再有职业生涯,当爸爸的,一个律师,独自承担起养一家五口的经济任务。三胎单方养家,还是在上海,生活可以有多难?
他们在上海内环8000块租了一套房,只有两居,所以爸妈各自带娃住一个房间,大女儿只能住客厅。
他们也想改善住房条件,给小孩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改不动。
首先,房租是硬成本,目前一年9万6;
然后,是养育成本。三胎妈妈承担不了所有家务,只能请保姆帮忙。上海的保姆有多贵大家是知道的,一年花10万块很普通了。
然后,是教育成本。为了给小孩良好的教育,老大读普通私立小学,一年学费8万(这个价格对私立来说非常低),还上少量课外班,加起来又是10万。
这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妈妈晒出的账单里没有二宝的幼儿园学费)。一年30万没了,他们还没迎来真正的三胎消费。按现在的数字计算,等三娃上学至少50万起…
图片来源:妈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年的家庭开支明细
这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用水电燃气,只是养育三胎、供一个小孩读书就已经让这对夫妻疲于奔命了。
这还没有完,因为小孩不能一直读8万块的小学。夫妻物色了一所好一点的私立中学,以便能让孩子体验马术、冰球,学费当然也贵,飙到了20万/年…
看到这里,我真要赞一下上海私立双语,学费真的很亲民,这要是在北京至少25万起,课外课还会单独再收一笔。
当然,不交钱也不是不行。
有的学校把网球和高尔夫放在体育课里,但只是纯体验,讲讲规则走走过场…因为老师和家长都明白,体育项目上想有成果功夫都是课堂外,全靠爹妈砸钱砸资源砸时间。
如果搞素质教育目的只是「随便看看」,冬夏令营还要靠学校包年,真还不如读公立把时间留给多刷几套奥数更香…
但是,跑到上海打拼的夫妻不会甘心。
他们虽没有城市中产的财富储备,但却有一线城市爹妈的见识和眼光。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得到全人教育,哪怕自己穿20块一件的衬衣、一年四季只背赠品帆布袋,也要送小孩进20万一年的私立学校。
在上海读私立,愣是读出了一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悲壮。
02
如果只养两个小孩,现在全职妈妈已经熬出了头。夫妻可以双职场赚钱,按照爸爸能力和妈妈复工后的职位,年收入百万应该不是问题。
30%的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就算再拿出10%请保姆也请得起,然后可以考虑买房买车改善生活,再也不用全家出门靠打五座车。
一对外地夫妻在上海站稳脚跟,不必像现在一样苦哈哈的熬日子。
但是,意外而来的三宝打乱了节奏,让本该拥有普通中产生活的家庭一夜返贫。让我们看清楚,多养一个小孩并不只是加双筷子那么简单。
普通人养两个小孩都费劲,再生一个?养小孩就需要爹妈有人做全职,家庭收入减半;但小孩的支出却在增加,尤其是当他们开始读书…
一个人的薪水供养家庭五口人的开支,在一线城市简直不可能。
单一个小孩的学费,就已经让身在上海的妈妈只能拎赠送的帆布袋、让当律师抛头露面的爸爸只拥有一件几百块的西装,那二宝三宝都上学该怎么办?
都读私立,爸爸不一定扛得住。如果私立公立兵分两路——
兄弟姐妹不能一碗水端平,多子女家庭真能母慈子孝、长长久久下去吗?
看过《都挺好》的故事,就知道父母子女之间稍不留神就是债。家里穷没钱给小女儿买练习册,却卖房供大哥出国留学,花钱托人给老二找工作,最后母女反目,兄妹成仇。
很多人说,你可以不选私立呀,每个月还能省一万多。可以是可以,那就只能等着分进某菜小,然后菜到中学,菜到中考分流…
试问,哪个拼命奋斗到一线城市的中产会甘心?所以要在一线城市忍下去,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最后只能付出更高的成本。
有些三胎家庭,一线城市没有买房落地只能离开。
然而,回到小城的生活也没有想的那么安逸,「工作量翻倍,收入却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全职妈妈养不起孩子,但职场的薪水连保姆都请不起,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带娃。
有人说,以后三个小孩都成才了,比有三套房强。
话是没错,但前提条件是「三个小孩成才」…那万一没有成才呢?万一成才了却远走高飞,三个人比着不孝顺呢?
这都是三胎风险。
毕竟爹妈伟大的奉献,未必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些人走运熬出了头,母慈子孝;有些人把小孩捧在手心里,最后也逃不过一场鸡飞狗跳。
读书读得不好会烦心,一把年纪还要豁出去帮他疏通找工作;读书读得好了也烦,最后的人生成就是养了三个优秀的小孩,但还是老无所依…
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教育是很重要,但有多少钱办多事儿。当爹妈的又不是血牛,真没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狠。
03
我支持三胎政策,让「有余力」的家庭大力搞人口生产。
但「有余力」的家庭什么样?大约是财富自由,养小孩不需要计算成本的那种。
三胎及以上多子女,是赌王那种豪门才配有的配置。养小孩无经济压力,也不需要人人成才回报,只要有一个基因传承能继承家业就很好。
即使传承的业务没搞好,也有家族信托管啃老——一个月200万是不多,但想饿死也不是很容易了。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打拼,没有户口、无房无车,一家子要节衣缩食才能把日子过下去,真的不要轻易就决定生三胎。
因为生,自然是可以生的。但是养,怎么养?
文中的全职妈妈因为生小孩,10年里有8年没有睡过整觉,30刚冒头已经熬白了头。还有人说,她喜欢小孩才会生,可就是这么喜欢小孩的妈妈,会在无人处崩溃大哭——
她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苦。甘心吗?
不知道。只是在她的微笑里透着疲惫,看得见人生的苦。20多岁连睡眠都保证不了,更别提吃喝玩乐,或实现女性的社会价值和梦想了…
这以后小孩养大了可以补上,但20岁的青春还会回来吗?
还有,爸爸是个律师,职业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在上海穿20块衬衣,说到底也只是个苦苦挣扎的城市底层。
这种境遇过于惨淡,一个律师每年赚几十万,生活质量甚至比不上外卖小哥和保洁阿姨(因为前者不会考虑在教育上砸那么多钱,后者则可能是娃已脱手的真*有钱人)。
所以,如果财力有限还坚持三胎,就需要心态绝对躺平。对于疲于奔命的平凡夫妻而言,能把小孩平平安安养大就已经很好,强求啥全人发展要啥自行车…
说到底父母幸福了,小孩才幸福。
我见过卖掉唯一住房也要送小孩出国留学的父母,他们自以为牺牲奉献为了下一代,但小孩根本不领情。反而成了无形的枷锁、不断索取的原罪——
看,我都为你付出了全部,你还不努力回报爹妈?
结果大概率会两败俱伤。
04
养小孩就要有觉悟,无论你付出什么,都出于心甘情愿。
教育不是普通消费,不追求性价比;也不是投资,不追求回报,也不是奢侈品消费,不能攀比…
就当固定对象捐赠,这样想是不是顺当些?
既然养小孩是一场慈善,那捐得起就捐,捐不起,也不能吃糠咽菜搞强捐对不对?
当然,如果养小孩的压力让爹妈赚钱力炸裂,一举致富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那也算一条路…
大概忍得下当下苦的爹妈,都是对这一天充满指望。
以前我一直觉得,被追三胎的80后苦透了,真的没想到90后也已经把日子过得如此艰辛。
说真的,生三胎这事儿连我婆婆都早早想通了。
之前二宝生完她就反复盘问我要不要再生一个,得到我打死都不会再生的答案之后,脸上露出了一抹蒙娜丽莎式安心的微笑。
她带小孩带怕了,就算只带姐姐一个,都盼着那些辛苦不要再刷一次。
而在没有帮带小孩的经历之前,她就就像普通老年女性一样拼命催生,这是我们婆媳俩第一次在生小孩的事儿上,产生了老母亲的共情…
我好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