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们:我国共有九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主席,还有谁?
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疑是一个最有分量的称呼,因为在我党的百年历史上,只有9个人获得了这一殊荣。
在这9个人中,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共中央的领袖人物,包括以毛泽东为首的著名的“五大书记”,共有七人;另一类是为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烈士,共有两人。
被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领袖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少奇、董必武和任弼时;另外两位烈士分别是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和瞿秋白。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般出现在讣告或悼词中,是对领导人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终评价,所以是最权威也是最标准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9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生平,以及他们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哪些丰功伟绩。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这个瘦削修长的湖南书生无疑是上个世纪思路最活跃的思想者,他很早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影响下,他成为中共最早的一批党员,是参加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之一,是党的创建人。
毛泽东最大的特点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从不屈从于压力,敢于从实际出发。他很早就敏锐地发现,农民问题是中国的真正症结,解决了农民问题,中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他前期绝大部分精力都在研究农民问题。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和“土地改革”就是他的革命实践。
湘赣边“秋收起义”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转折,他在“三湾改编”之后率起义军余部上了井冈山,不久和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队伍实现井冈山会师,建立起第一支红军队伍——红4军,随后彭德怀也率平江起义队伍来投。毛泽东影响深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把支部建在连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后世看起来颠扑不灭的真理,就是在那时逐渐发展并慢慢成熟起来,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革命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中央苏区的丧失和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战争年月的事实证明,正如邓小平所言:“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胜利。”著名的“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这既是党在不断摸索中的结果,也是历史的选择。
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率领全党和全军一面同日寇作战,一面还要和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以及经济封锁做斗争,延安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从来都是甘之如饴,敌人封锁不要紧,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359旅在南泥湾的大生产搞得热火朝天,成为青史留史的模范。
毛泽东是现代军事史上当之无愧的巨人,无论是在早期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还是在随后的“反围剿”和长征,以及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毛泽东指令林彪战锦州关门打狗,平津战役指示刘邓陈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只为把傅作义集团抑留华北,战徐蚌又让刘邓陈和粟谭分东西两线,都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大手笔,即使强如斯大林,也对三大决战毛泽东的用兵佩服得五体投地。推翻盘踞金陵22年的蒋家王朝后,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注定将名垂青史!
朱德、周恩来和毛泽东
周恩来
提到毛泽东,就不得不提周恩来。因为了解了这两个人的历史,中国革命史也就了解了。
在周恩来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作为毛泽东最重要的助手出现的,尽管在中国革命的早期,他在党内的位置比毛泽东略高。
正如当年有“南陈北李”之说,毛泽东在长沙搞《湘江评论》的时候,周恩来也在天津办”觉悟社“,虽然周恩来是出生在江苏淮安的浙江绍兴人。
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初步见面应该是在20年代的广州,那时风华正茂的周恩来刚从欧洲回国不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同时也是党内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则后来当选国民党候补中央执委,并代替汪精卫当了一段时间的国民党宣传部长。
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王进喜
两人的正式合作是在30年代的中央苏区,两人和朱德等人一起领导中央红军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一起领导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一举扭转了不利局面。
随后,周恩来作为毛泽东的主要助手,一方面担任军委副主席(因此长期被称作“周副主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另一方面承担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武汉、重庆和南京负责与国民党的协调和统战工作。
1945年夏,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一届中央全会上,产生了著名的“五大书记”,这是党第一个稳定的领导集体,周恩来成为五大书记之一。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周恩来全力辅助毛泽东,先是打破国民党的屡次进攻,随后发起三大战役,彻底埋葬蒋家王朝。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事业中仅次于毛泽东的伟大人物,在新中国担任总理职务长达27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奇迹。他曾坦承,自己不适合当“帅”,甘愿给毛泽东当助手。周恩来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他去世后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其中一个写照。
周恩来
朱德
朱德在参加革命前,已经官至滇军护国军旅长的高位,但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一心寻求真理。在上海,他向陈独秀要求入党,但被陈婉拒了。直到在德国柏林他认识了小他12岁的周恩来,才了结了入党的夙愿。
南昌起义朱德是重要领导人,最终800名起义余部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就是朱德和陈毅率领的。如果没有朱德,革命火种就保存不下来,南昌起义可能就彻底失败了。
朱德和毛泽东一起创建了红军,开辟和扩大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打下了以赣南和闽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被人称为“朱毛”,成为中国革命中最著名的战斗组合。长期以来,朱德一直是人民武装的最高军事主官,历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和解放军总司令,也是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之首,这是历史的唯一,是名副其实的“红司令”!
朱德在新中国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6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唐山地震,吉林陨石雨,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物同年去世……
毛泽东和朱德、董必武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邓小平
邓小平是老资格的革命家,早在旅欧时期,他就和周恩来、朱德、陈毅和聂荣臻等人结成革命同志。1929年底,他和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建立红7军;又在次年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红8军。
因此,说邓小平是人民武装的缔造者之一,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小平在进入中央苏区后,历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和《红星报》报主编等职,长征途中,参加了举名闻名的”遵义会议“。
进入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和师长刘伯承一起率部奔赴太行山腹地,创立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刘邓这一著名的战斗组合就此形成,两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情谊。
邓小平
解放战争是邓小平的高光时刻,他先是和刘伯承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南京和武汉之间狠插一刀,随后又和刘伯承、陈毅、粟裕等组成总前委,先后指挥淮海大决战和渡江战役,创造了一占歼敌55万的记录。
新中国建立后,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在随后的“五马进京”中回北京,任副总理一职。在1955年的授衔中,邓小平原本要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元帅中排名第七,位于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但由于他已经转入地方,因此和元帅这一军人的最高荣誉擦肩而过。
在新中国,邓小平历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和总参谋长等职。邓小平是世纪伟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这艘巨舰如今乘风破浪,航行在新世纪的航道上,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
刘少奇
刘少奇尽管是耳熟能详的领袖人物,但要说起具体的经历,肯定不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那么具备传奇性,因为他和前几位领袖比起来,军中的经历比较少,除了“皖南事变”后和陈毅力挽狂澜、担任新四军政委外,基本就在中央军委参赞军机。另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军委审定的“36位军事家”中,也没有刘少奇的名字……
但刘少奇的贡献是巨大的!
解放之前,刘少奇一度负责工运和白区地下工作,随后才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长征中,他参加了“遵义会议”,见证毛泽东重回军事领导岗位。随后的刘少奇,逐步成为中共中央的最高层领袖人物。
延安时期的刘少奇
刘少奇是党内首屈一指的理论专家,“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他的大力宣传下才逐渐成为党的指导核心,他最著名的文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出自他的演讲,后来成为党建最权威的文章之一。1943年,刘少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革军委副主席。
1945年中共七大上,做《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树立了刘少奇党内理论第一人的地位。在随后的七大一中全会上,刘少奇成为”五大书记“之一。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去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解放战争中,敌军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率军转战陕北,刘少奇和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赴河北,并主持全国土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先后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国家主席。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病逝开封。
董必武
董必武
董必武资格很老,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很早就被毛泽东称为“董老”。
他的文化程度很高,是前清“秀才”,像满腹经纶的大知识分子陈独秀,也才是个秀才。
董必武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也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旧中国的黑暗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让他重新思索中国的未来,在各种救国思潮中,董必武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成为湖北最早的共产主义者,并作为湖北代表出席党的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董必武和孙辈
1927年,蒋、汪相继背叛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董必武和毛泽东、宋庆龄等人撰文发表宣言,痛斥蒋汪的反动行径,号召武装斗争。随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和最高法院院长,从那时起,董必武就为纪检监察工作和法制建设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长征开始后,董必武已经年近半百,虽历尽艰险,他却挺了过来。长征之后,他成为中央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董必武和周恩来一道,在重庆和南京等地,坚持党的统战政策,还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过联合国制宪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代主席以及政治局常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董必武是“延安五老”中职务最高的,也是他们中唯一一位正国级领导人。
贺龙、彭真和任弼时看望病中的关向应
任弼时
任弼时参加革命很早,1922年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党才刚刚成立不到半年,而任弼时当时还不满17岁!
他在早期的革命生涯并不为人熟知,实际上,他参加过很多历史性的会议,特别是在1927年8月7日,他和毛泽东、邓小平以及瞿秋白等人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八七会议”,决定对反动派以牙还牙,拿起枪杆子做斗争。这次会议上,任弼时当选政治局委员,进入了党的领导人行列。
在红军中,任弼时的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红军长征时,年仅30岁的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和26岁的军团长萧克以及同为26岁的军团政委王震率红6军团独自西征,后来和贺龙领导的红2军团在湘西会师。长征路上,红2军团和红6军团合并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
贺龙关向应和任弼时
抗日战争中,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率部随朱德和彭德怀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随后又远赴莫斯科,向斯大林汇报中国的抗日情况,争取第三国际的支持。
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任弼时当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一道,成为著名的“五大书记”之一。五人格局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因任弼时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病倒,他的位置不得不由陈云代理,但仍是“五大书记”。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英年早逝,年仅46岁。任弼时是最高领袖中去世最早的,叶剑英对他的评价非常恰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李大钊及其文章
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接触马克思主义,和陈独秀结为生死之交。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被誉为主将,但比起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鲁迅只能算晚辈了。“新文化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是分不开的,李大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
李大钊和陈独秀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他们的学生中涌现出太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邓中夏、高君宇、张太雷等,也包括经杨昌济介绍来京学习的湖南书生毛泽东。
可以说,当年的“南陈北李”之说是十分恰当的,李大钊无愧对北方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的美誉!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在上海以及嘉兴召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南陈北李”都没有参加这次大会,但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党的创始人!
在确定和国民党的合并关系后,李大钊殚精竭虑,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李大钊是一个精力旺盛,著述颇多的人,他留下的学术资料遍及文史哲经各领域,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发动“4.12政变”,大肆屠杀爱国工农,张作霖在北京也不甘示弱,他派人冲入苏联大全馆,逮捕李大钊,判处他死刑。4月28日,李大钊走向绞架,从容就义。
鲁迅和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是一个兼具诗人的浪漫气质和革命家的献身精神的伟大人物,不能说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无疑,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率直的人。
瞿秋白出身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学习俄文既免费还有前程,于是他选择入俄文馆。阴差阳错,这一选择决定了他和苏联的不解之缘,也注定他寻求真理的路是漫长而曲折的。
在苏联期间,他是为期不多的数次见到列宁的中国人。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他任翻译和助教,在中国班中,有很多后来名震一时的大人物,包括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柯庆施和萧劲光等人。在陈独秀代表中共到苏联的时候,翻译就是瞿秋白。瞿秋白很早入党,1921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著名青年革命家张太雷。
瞿秋白
回国之后,瞿秋白主要在上海参与文化研究和传播,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兼任《新表年》主编。在这一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也是由瞿秋白主抓。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瞿秋白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参与起草一大宣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召开,瞿秋白当选候补中央执委,巧的是,同期的毛泽东也是这一职务。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在“八七会议”上,瞿秋白代替陈独秀,成为中共中央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患有肺结核,在上海养病期间,和鲁迅以及茅盾等结下十分深厚的友谊,并参与领导“左联”。
红军长征前夕,瞿秋白被留在中央苏区,那时,红色首都瑞金即将沦陷,和瞿秋白一起留下的著名红军领袖何叔衡、毛泽覃以及贺昌等人,全部死在对敌斗争中。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敌军抓获,1935年6月18,瞿秋白写毕绝笔诗,走到刑场,神色镇定,说:“就是这里了。”言毕从容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和夫人杨之华
|